導讀:一萬韓元是多少人民幣(韓元七萬是多少人民幣)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馬歡面對全球最低生育率,韓國再出大招。據媒體9月20日報道,韓國忠清南道峨山市,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社區推出了一項優惠政策:如果業主生了1個孩子可減免一半月租金,生兩個孩子租金全免。該社區稱之為“更幸福住宅”政策。這種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馬歡
面對全球最低生育率,韓國再出大招。
據媒體9月20日報道,韓國忠清南道峨山市,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社區推出了一項優惠政策:如果業主生了1個孩子可減免一半月租金,生兩個孩子租金全免。
該社區稱之為“更幸福住宅”政策。這種住宅分為36平方米、44平方米和59平方米三種戶型,符合條件的夫妻只需繳納3000萬-5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萬-27萬元)的押金,即可根據住宅面積按照每月9萬-1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91元-819元)不等的租金入住。生育孩子后,租金開始減免,頭胎減免50%,二胎全免,租住時間最長可延長至孩子出生后的10年。
這是韓國地方政府首次引進完全免除公寓租金的制度。據了解,忠清南道計劃2022年前在轄區內推出1000戶這樣的“更幸福住宅”。
韓國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據《紐約時報》報道,為了鼓勵家庭生育,過去15年韓國已在相關領域支出超過17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萬億元),各種福利政策也是豐富多彩。然而,這些政策似乎無一奏效。
這一次的減免房租會有效果嗎?
韓國父母照顧新生兒(圖源:路透社)
地方政府放大招
金智伊在首爾生活,她的工作是銷售與市場營銷。金智伊對生小孩本沒有太大興趣,不過在父母壓力下,還是生下了1個男孩。如今,她的兒子已經3歲。
在韓國政府的福利政策下,金智伊有各種補貼和假期,她的兒子也享有免費幼托服務,但她覺得韓國政府的福利政策吸引力有限,因此沒有二胎的計劃。
“我從未想過再生一個孩子,”她說,“養一個已經很辛苦了,所以我只想把精力集中在他身上?!?/p>
與金智伊有類似想法的韓國年輕人不在少數,因此韓國低生育率的嚴峻問題也早已不是新聞。
韓國行政安全部今年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韓國2020年僅有27萬嬰兒出生,較2019年下降約10%,同年死亡人數比例增加逾3%。這是韓國實施戶籍人口登記制度以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在4月發布的《2021年世界人口情況報告》也顯示,韓國總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育齡婦女生育子女數,2021年為1.1,在19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連續兩年墊底。
為了讓韓國家庭生孩子,韓國政府可以說是絞盡腦汁,頻頻使出各種大招。
圖源:路透社
除了減免租金的峨山市,身為現代產業之都的蔚山市也選擇開啟“貼錢模式”,從今年4月份起向新婚夫妻提供公共租賃住宅租金和物業費補貼,最高每月補貼額度可達3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912元)、最長補貼10年。
忠清北道堤川市則推出了“三快住宅資金援助”計劃,最高可為生育孩子的家庭提供51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的購房貸款補貼。
慶尚南道昌原市計劃干脆推出“結婚夢想貸款”,規定結婚時貸款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的夫妻在生育頭胎后可以免除貸款利息,生育二胎后可減免30%貸款本金,生育三胎后可免還所有貸款。
作為韓國第二大城市的釜山市,則計劃為貸款1億韓元的新婚夫妻提供與貸款利息相當的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萬元)補貼。
不僅補貼力度大,韓國各地方還大幅提高了生育獎勵金額。
忠清南道青陽郡決定從2021年起為生育頭胎、二胎、三胎、四胎的家庭分別提供5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7萬元)、1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萬元)、15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1萬元)和2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0.8萬元)的生育獎勵,生育五胎及以上者可獲3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2萬元)獎勵,獎勵金額創下全韓國之最。江原道麟蹄郡、仁川江華郡也提高了相應的獎勵金額。
然而,在房價上漲、就業壓力增大、收入不穩定、育兒成本升高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這些政策組合拳是否見效,仍有待觀察。
就是不想生
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韓國的總生育率急劇下降,2001年降至1.3,2005年降至1.08。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韓國在短時間內生育率下降速度較快,生育水平超低,持續時間較長。斷崖式持續下降的低生育率問題羈絆著韓國社會經濟發展,已經成為韓國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學者們認為,韓國低生育率有三方面的原因,晚婚或不婚風潮是人口學原因;青年階層的工作和生活不穩定是經濟原因,此外,由于工作不穩定導致青年階層的收入水平低下,從而“住房難”也成為低生育的主要經濟因素;養育負擔增加,女性生育保障制度不完善則是社會學原因。
(圖源:路透社)
事實上,韓國政府自2006年開始,制定了三次應對低生育的基本計劃。
第一次低生育、高齡社會基本計劃(2006-2010年),目標是建立應對低生育問題的基礎設施,加強制度建設及育兒支援。其政策的主要對象是低收入家庭,重點內容是保育支援。
接下來是第二次低生育、高齡社會基本計劃(2011-2015年),政策重點由保育支援發展,到強調工作和家庭平衡支援 ,開始嘗試進行綜合性政策改革,政策對象從低收入家庭擴大到中產階級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政府還在2013年通過了《嬰幼兒保育法修訂案》,將無償托育對象由就學一年前的幼兒擴大至0-5歲的嬰幼兒。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韓國的托育率超過55%,在亞洲國家中排名前列。
然后是第三次低生育、高齡社會基本計劃(2016-2020年),此次計劃的核心,是從過去的提供養育支援,向通過創造工作崗位和提供居住支援的晚婚、非婚對策轉變。
然而,這一系列的政策似乎都沒有辦法改變韓國主要大都市社會壓力大、生活成本高的問題。就在2021年,據韓國房地產平臺數據顯示,4月首爾中小型公寓(面積在60至82平方米間)平均交易價格達到9.865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5.9萬元),較兩年前上漲2.0237億韓元,漲幅達42.1%。
此外,韓國還是全球私人家庭在教育上花費最多的國家,教育開支已成為許多家庭除了房貸以外最沉重的負擔。根據韓國LG經濟研究所的調查,28%的韓國家庭無法償還債務,只能在微薄的收入下艱難度日。
很多韓國年輕人也都對政府的一系列補貼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政府的補貼僅僅只是提供了生育假期期間相同的月薪,但這些錢遠遠不能支付生育帶來的其他損失以及養育孩子需要的高額費用。
“我的祖父母有六個孩子,我的父母有五個,因為他們那代人認為應該有好幾個孩子,”38歲的全職母親金美京說,“但我只有一個孩子。對我和年輕一代來說,綜合考慮,生很多孩子不劃算?!?/p>
BBC報道還認為,韓國這些政府的政策中,沒有一項能成功解決東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即不利于家庭生活的職場文化。
“在韓國我們有合法工作時長,充足產假和陪產假,還有各種補貼,”首爾大學研究該地區生育問題的助理教授金惠媛表示,“但使用率卻很低,這其實是執行層面的問題?!?/p>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認為,韓國政府做的還不夠。很多韓國家庭的觀念轉變是文化上的,而且是永久性的。
新冠肺炎疫情壓力之下,韓國人更不想生了。
圖源:韓聯社
韓國統計廳的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每位女性的預期生育數量降至0.84,比之前一年創下的紀錄低點0.92還要低。這一預期生育數量是世界銀行180多個成員國中最低的,遠低于美國的1.73和日本的1.42。
韓國統計廳3月25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還顯示,韓國所有年齡段人群婚后生育意愿都有所降低,13歲至29歲人群中,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結婚后"不一定"要生孩子。
韓國政府現在制定了第四次低生育、高齡社會基本計劃,打算在2022年的時候開始實施。
屆時,韓國政府將對1歲以下嬰兒的家庭每月發放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補助。并推出了“3 3育兒假”制度,即父母雙方都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0元)的育兒津貼,以此鼓勵夫妻雙方共同育兒。
同時,到2025年,韓國政府將為多子女家庭提供2.75萬套專用公租房,并考慮將多子女家庭的標準從現行的3名以上放寬至2名以上,韓國政府還將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婦每年提供5萬套保障住房。
解決住房問題之后,韓國人還愿意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