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窗簾的單位是什么(床笠的單位是什么)窗簾屬于軟裝飾品,不但要起到功能性的遮陽遮光效果,而且還更要考慮美觀效果。所以窗簾在軟裝飾品中也是很重要的,而窗簾的算法應該是整個設計中,最為復雜的一部分,對于專業的軟裝設計師來說是小菜一碟,但對于職場小白來說,可能要學習的很多。來我家軟裝
窗簾屬于軟裝飾品,不但要起到功能性的遮陽遮光效果,而且還更要考慮美觀效果。所以窗簾在軟裝飾品中也是很重要的,而窗簾的算法應該是整個設計中,最為復雜的一部分,對于專業的軟裝設計師來說是小菜一碟,但對于職場小白來說,可能要學習的很多。
來我家軟裝在前幾天的封閉式培訓中就有講到窗簾的算法,小編聽的頭大,其實這個并不難,只是我們沒有總結全部的算法公式,也沒有用在實操中,以后真的用到了,熟練了,其實也不是很難哦……
窗簾用量如何去計算?
計算窗簾的用量按以下3步進行:
(1)量尺寸
寬度:注意這里的尺寸不是窗的寬度,而是窗簾覆蓋的寬度。這寬度要和窗簾盒、羅馬桿保持一致,一般以窗戶的寬度為基準,兩邊各延伸20厘米到30厘米不等,也可以根據喜好覆蓋整面墻。
高度:窗簾高度的測量很簡單,上下需按個人需求預留尺寸。
(2)決定窗簾的門幅大小
要準確估計窗簾用量,必須先了解市場上窗簾的尺幅:
大門幅:一般多為2.8-2.9米。
市場上俗稱“定高買寬”,高度確定,計算窗簾的寬度即可算出用量。建議用在客廳陽臺臥室這樣高度高的大窗區域。
小門幅:一般為1.4-1.45米
市場上俗稱“定寬買高”,建議如果使用羅馬簾或是小窗等區域,買小門幅則比較劃算。簾寬度已經確定,需計算窗簾的幅數和高度就可以計算出用量。
(3)計算窗簾用量
大門幅的窗簾計算法:
用量米數=窗簾的寬度*褶皺倍數 兩邊折邊。
(褶皺倍數:由于窗簾必須打褶,所以寬度需要乘以褶皺倍數。一般褶皺倍數是2,即寬1米的窗簾,必須使用2米布料,再另外加上布料折邊0.2米就可以了)
比如:寬度是3.2米(需注意這個寬度不是窗寬,而是軌道的長度)、高為2.4米。(褶皺倍數按2計算,兩邊各折邊10厘米。)
那么用量米數=3.2*2 0.2=6.6米。
小門幅的窗簾計算法:
用量米數=(窗簾的高度 上下約邊米數)*幅數。
幅數=(窗簾寬度*2倍褶)/門幅。
比如:寬度是1.2米(等同軌道長度),高度為1.6米(褶皺倍數按2計算)。
則用布幅數=1.2米*2/1.4米=1.7≈2門幅。
用量米數=(1.6米 0.3米)*2=3.8米。
窗簾價錢怎么計算????
在測量窗戶之前,先要決定自己想追求的整體效果。全墻壁的大幅窗簾因其富麗堂皇和莊重的外觀,比短窗簾更受歡迎。選用短窗簾通常是為了適應實際情況,比如櫥柜和家具了窗簾的長度,因此,它通常在廚房和臥室采用。由于精確是測量窗簾大小的關鍵,因此要使用一把金屬卷尺仔細核實每一個尺寸,記錄得越詳細越好。
A 羅馬桿的長度。它通常安裝在窗戶上方10-20厘米處。
B 掛在羅馬桿上的窗簾的高度。從羅馬桿一直量至地板(掛好后,窗簾底邊會距地板2厘米左右)。
D 窗框兩側的簾寬,可根據窗口的寬度自定。
F 窗臺內部寬度。
G 窗臺內部高度。
一般分兩種:中式布頭與打孔布頭我
窗簾的計算方法
窗簾分兩大塊:布簾和窗飾
計價方式與使用功能都相差很大,這是不同的兩個產品概念,所以首先要確定選擇的產品針對性的按相應的計價方式計價。簡單的說布簾按寬度數量計價、窗簾按面積計價。窗簾和其他裝飾材料也是類似相同,有產品的尺寸。布簾由于織布機的,幅寬行業內都采用2.8米幅寬和1.5米幅寬。
窗簾的計算方法:
布簾 :2.8米幅寬 1.5米幅寬
窗簾包括
窗飾 :卷簾 風琴簾 鋁百葉
百折簾 竹簾 垂直簾
麻簾 天蓬簾 日夜簾
注:2.8米幅寬:定高2.8米、寬無限
1.5米幅寬:定寬1.5米、高無限
軌道包括: 羅馬桿 彎軌 直軌
輔料包括: 布頭 叉勾 綁帶 掛鉤
2.8米幅寬:
用 料=窗戶的實際寬×2(倍折)×單價
軌 道=窗戶的實際寬×單價
輔 料=窗戶的實際寬×2(倍折)×10元/米
1.5米幅寬:
用 料=幅 數×(高+0.25米)
幅 數=窗戶的實際寬×2(倍折)÷1.5
注:幅數必須是整數
軌 道=窗戶的實際寬×單價
輔 料=幅數×1.5米×單價
例如:
客廳:寬4米,高2.6米 (1:2倍折),
布簾單價:40元/米
羅馬桿單價:25元/米
輔料采用中式布頭:10元/米
關于窗簾的計算方法
首先窗簾屬于軟裝飾品,不但要起到功能性的遮陽遮光效果,而且還更要考慮美觀效果。一般依面料的薄厚可以以你的寬度打兩倍或者三倍褶,如果是定高的面料直接用你的寬度乘二或三,如果是定寬的面料就要在你寬度乘二或者三的基礎上再除以門幅米再乘以窗高就可以了。
再者如果做窗簾小店讓你加什么垂線啊是不需要的,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尤其是窗或者紗邊的兩側,那樣既起不到作用,而且還影響美觀,同時還浪費錢。當然輔料費是另外算的,做幔是另外收費的。如果你不是歐式的裝修,做不做幔都可以,因為做幔有時用的料相當于你買一幅窗簾的用料。
窗簾總的面積怎么算
一、窗簾高的計算:
1.落地窗需要從頂部一直量到地面,即房間的實際高度適當的減去5cm~10cm就是你要做的窗簾的高度。
2.戶的高度應該是從房頂(天花頂)或窗簾盒頂開始測量。
二、窗簾寬的計算:
1.小窗戶且兩邊都有空余位置,窗戶實際寬兩邊再各加20cm~30cm左右即可。
2.客廳或者房間窗戶大,想根據整面墻做窗簾的,那就直接量出房間的寬度。
布匹一般都是按米來計算的,正常的布匹有2.8M和1.5M兩種幅寬,也就是說買1米布可以有1M×2.8M或1M×1.5M的面積,給大家列舉一個例子:3米高、2.6米寬的窗戶,按照兩倍的褶來計算:
選擇2.8米幅寬的布,買寬(也就是說按照花紋來制作,高是固定的比較好看,買1M布最多只能做到2.8M高×1M寬):
高:2.8 0.2 0.2(鎖邊用)=需要2幅布 。
寬:2.6×2倍 0.2(鎖邊用)=5.4M。
各種窗簾幔頭計算公式
平幔一般1米到3米之間面料足夠
工字一般是2米到4,米之間足夠。
波幔一般是4米到8米之間足夠。
280寬布,150寬的布除2即可。
按照尺寸2米到4米寬之內的米數計算的,還要看是否對花和拼條,需要對花拼條另外在多加0.50就足夠了。
如何計算窗簾用料?
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窗簾布的高度都在2.75米左右,那么該如何來計算家居窗簾布的用料,使窗簾的立體效果達到最佳呢?
大部分居室的總高度都在3米左右,扣除掉10厘米的踢腳線和上部的吊頂及預留部分,2.75米高的窗簾布較適合居室使用?,F在商家所銷售的窗簾布的每米價格,指的就是在高度2.75米不變的情況下的每米寬度的價格。
每個窗戶的布料總價=布料寬度×每米單價(這其中不包含軌道及配件)。
一個窗戶窗簾布的用料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制作效果有以下幾種選擇;
第一種通用型,計算方法是布料的寬度等于窗戶或軌道寬度的2.5倍至2.8倍。該用法褶皺均勻,立體層次明顯,效果較好,是目前窗簾布料最適合的計算方法,應用的也最為普遍。
第二種豪華型,計算方法是布料的寬度等于窗戶或軌道寬度的3倍至3.5倍。該用法褶皺感強,層次錯落有致,立體效果顯著,適合較大面積的居室使用,且窗簾基本上是落地式的。
第三種經濟適用型,計算方法是布料的寬度等于窗戶或軌道寬度的2倍。該用法的最大優點就是經濟,但最大缺點就是布基本上是平攤開來,沒有褶皺感和立體感,視覺效果較差,適合臨時或過渡性的居家使用。
窗簾價格計算方法:
窗簾通常包括三部分價錢,一為布料價格,二為輔料價格,三為軌道或者羅馬桿價格。大家可以根據下面的計算方法,來參考一下:
2.8門幅計算方法
窗寬×用布比例(通常為1:2)×窗簾布單價=窗簾布價格
用布米數×幅料單價=輔料金額(包括鉛墜,布帶及鉤子)
窗寬×軌道/羅馬桿單價=軌道或者羅馬桿價格
1.45門幅計算方法:
窗寬×用布比例/門幅寬度×(窗的凈高+約邊米數/對花米數)×單價=窗簾布價格
用的幾個門幅(比如三個就用3×1.45)×輔料單價=輔料價格
軌道計算同上
如果寬度為窗的凈寬,那么通常還需要根據窗兩邊的留白再各延伸20-30CM,作為實際買窗簾時的窗的寬度。
窗簾怎么算價格
買窗簾一般都是按米數算的。也就是長度乘以單價就可以了的。不算寬度的。軸也是一樣的。
上一篇: 用什么打電話便宜(用哪個好打電話省錢)